日前,农业部发布第三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认定名单,我市洪泽县榜上有名,为我省此次获批的5个国家农业示范基地之一。2013年,我市淮阴区曾摘得此项桂冠,至此,在全省18家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中,我市占据两席。
“又一个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的获批,是对我市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成绩的肯定,更为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必将加快推动龙头企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做大做强‘4+1’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带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繁荣发展,”市农委主任张进成说。
打造闪光点:农业园区引领产业集聚发展
洪泽县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以食品科技产业园为中心,辐射全县农业发展。洪泽县农委主任杨步飞说,如果把洪泽县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比作一条龙,那么龙头是坐落于该县三河镇的江苏食品科技产业园。
江苏食品科技产业园是我市高起点打造的全省最大专业化食品加工产业园,总规划面积9396.8亩,总投资80亿元,按照“一体两翼两轴八区”的布局进行建设。产业园总体规划思路是以农副产品加工为基础,以特色高科技食品制造业为动力,强调农业、工业、旅游三项产业之间的融合交叉,集聚技术、资本、信息等现代服务要素,打造集生产加工、科技研创、物流配送、质量认证、信息发布、展示交易、交易培训、旅游观光、展示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食品科技产业园。
园区引入食品加工类农业龙头企业,结合农业电子商务,打造线上线下特色农产品销售、线下生产加工基地旅游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目前,园区内集聚了紫山食用菌、明天种业、大湖面粉、华斯达食品、东泰人造板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洪泽县优质食用菌、稻麦、畜禽、林业等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吸引产业工人6.3万人。截至目前,园区已成立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1245个、农民专业化合作社582家、农业龙头企业89家,带动农户7.8万户,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3600元以上。
谋求突破点: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走进由市农委招商引进的江苏紫山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在全自动控湿控温的食用菌房里,白嫩的双孢菇成团成簇,工人采摘忙得热火朝天。“公司拥有标准化控湿控温菇房107间,日产双孢菇30吨,年销售额超2亿元,”公司品管部经理陈亮介绍,自今年9月二期项目投产以来,公司年产双孢菇由4000吨上升至1万吨,用工超200人。
公司不仅自己培育生产销售双孢菇,还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大量收购周边农户种植的食用菌。三河镇八里村的刘万海是该公司的“签约农户”,他从公司拿菌种,800平米温控大棚种出来的食用菌只要达到指标,紫山公司就照单全收,“一年下来能产蘑菇60多吨,销售50多万元,纯利10万元以上,”刘万海高兴地说,不仅自己不用出去打工了,他的大棚还能安排10多名用工。
刘万海的蘑菇不愁卖,养殖户孙学松的白羽肉鸡销路也不愁。孙学松200亩养殖基地出栏的肉鸡全部以协议价供应给江苏华斯达食品有限公司,“公司统一供应鸡苗、饲料,统一生产技术、流程,养成后及时回购。我家11幢养殖大棚年出栏肉鸡最少60万只,利润达到120多万。常年用工10多人,每人月工资超过4000元,”孙学松说,目前他正谋划扩大明年养殖规模,再建养鸡大棚12幢。
创新着力点:优化服务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江苏华斯达食品有限公司主营肉鸡屠宰与精深加工,今年6月注册成立,11月8日投产运营,设计日屠宰能力居苏北前茅。公司采用一流的进口设备,实现毛鸡自动卸车装置、脱毛、自动掏膛、自动分割、自动称重等成套宰杀流水线作业。公司总经理万燕介绍,企业投入固定资产1.2亿元,明年将达到一天宰杀20万只肉鸡的规模,年产冻品20万吨,产值10个亿,带动周边3000农户养殖致富。
近两年,市农委牵头帮扶洪泽县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向上争取项目4个,投入资金600万元。